關注「想生不敢生」群體時首先要把以前所說的政策都要落實下來
關注「想生不敢生」群體時,我覺得首先你要把以前所說的政策都要落實下來,讓人們敢生敢養,養得起才是重要的。以下都是我們普通人所由于擔心的問題。
- 家庭經濟狀況:由于現實壓力的存在,家庭經濟狀況可能是很多人不敢生育的重要原因。因此,需要了解這些家庭的經濟情況和壓力,有針對性地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和幫助。
- 教育、醫療等公共服務保障:很多人不敢生育也與教育、醫療等公共服務保障不足有關。因此,需要關注這些家庭在這些方面的問題和需求,及時采取措施加強公共服務保障,為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。教育內卷,醫療費用高,就醫難。
- 職業發展和工作壓力:很多年輕夫婦不敢生育也與職業發展和工作壓力有關。政府需要關注這些家庭在職業發展和工作壓力方面的困境和需求,采取措施降低工作壓力和提高職業發展機會,為這些家庭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幫助。很多企業三十幾歲的人就開始不招了,像我們寶媽群體幾年全職媽媽后是很難找到工作的。這就顯現出了就業難,然后就是工資低,養不起家的現狀。
- 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險:政府應該及時了解生育政策和生育保險的落實情況,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務。同時,要關注生育保險的質量和保障范圍,確保這些家庭能夠獲得應有的保障和福利。
- 群體心理健康:想生不敢生的家庭往往面臨較大的心理壓力,政府需要加強對這些家庭的心理健康關注和支持,提供相應的心理咨詢和治療服務,幫助這些家庭緩解壓力,增強信心,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。比如:養男孩子壓力大,導致現在人不愿意生男孩子,或者有一個男孩子后不敢生二胎的現象。養一個女孩子很舒服,也不愿意養第二個。這就是當代大部分的思想。
發布人:管理員
將本文加入收藏夾